主機想要來點不一樣風格,挑選 Antec FLUX PRO / Antec FLUX 黑白這兩款木質邊框好宅就對啦!立體金屬網孔造型搭配實木邊框((白色)樺木、(黑色)胡桃木)組合,以及純白和純黑兩種單純的色調,整體看起更有質感!並且還有專利的 F-FUX Platform 散熱架構,在底部電源倉和下側遍佈…
【開箱】獨特 iShift 電源側裝、CPU / GPU 雙溫度顯示,簡約木框好宅!Antec FLUX PRO 白色機殼,同場加映 Antec FLUX 黑色機殼。
NT$2,890 – NT$5,790
@2024/12/31 ,11:40主機想要來點不一樣風格,挑選 Antec FLUX PRO / Antec FLUX 黑白這兩款木質邊框好宅就對啦!立體金屬網孔造型搭配實木邊框((白色)樺木、(黑色)胡桃木)組合,以及純白和純黑兩種單純的色調,整體看起更有質感!並且還有專利的 F-FUX Platform 散熱架構,在底部電源倉和下側遍佈散熱進氣口,多向的通風設計就是為了保持氣流風道最佳化,並且還有內建 ARGB 和 PWM 風扇控制,可與主機板同步連動,Antec FLUX PRO / Antec FLUX 這兩款機殼也有些許的差異性,像是 Antec FLUX PRO 多了 CPU / GPU 雙溫度顯示螢幕和獨特的 iShift 電源側面安裝方式,還可同時安裝 3 個水冷排和 3 x 3.5吋、3 x 2.5吋硬碟裝置,寬敞的空間設計非常適合裝頂級的設備;而 Antec FLUX 的話機殼體積和空間大小會比較小一點,而且還是唯一有支援 ATX 背插式規格主機板,內部可同時安裝 2 個水冷排和 2 x 3.5吋、1 x 2.5吋硬碟裝置,這樣的配置對於一般使用者或遊戲玩家來說都很夠用了!不多說啦,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的開箱吧。
◆Antek FLUX PRO 白色 (樺木框面板) 機殼開箱介紹
◆Antek FLUX 黑色 (胡桃木框面板) 機殼開箱介紹
今天會介紹 Antec FLUX PRO 和 FLUX 兩款機殼,從外盒來看 FLUX PRO 機殼尺寸會比 FLUX 還要大,顏色的部分兩款皆有黑(胡桃木框面板) /白(樺木框面板),供玩家選擇,就先從 FLUX PRO 白色(樺木框面板) 開始介紹吧!
Antek FLUX PRO 白色 (樺木框面板) 機殼開箱
Antec FLUX PRO 外盒側面可以看到機殼實體的示意圖,背面則是機殼的爆炸圖,其中有把幾項特色特別放大來看,像是創新 iShift 電源 90 度側面安裝設計、可拆卸電源倉散熱支架、可拆卸前方散熱支架、CPU/GPU 雙溫度顯示螢幕(需安裝 Ante iUnity 軟體),側邊則是多國語言規格介紹,盒子打開上方有 FLUX PRO 的配件盒。
雪白白的機殼搭混搭樺木框的面板還蠻好看的,而且前面的透風孔也有波浪造型設計,側面下方除了有一個 LCD 之外,底下側面那塊也是網孔風通孔喔。
配件盒的部分有 POWER 檔板、電源倉檔板、安裝指南和手冊,以及透明螺絲配件盒;裡面還有一小塊樺木介紹。
Antec FLUX PRO 體積為 530 x 245 x 545 mm,重量 13.6 公斤,前面板有立體造型和樺木邊框點綴,讓機殼看起來更好看!
機殼上方也有開孔,也就是說這個機殼除了玻璃側板沒辦法進風之外,其餘的上、前、左右兩側和後方皆有通風孔。
I/O 插槽設計在機殼右上方,有 LCD 螢幕切換按鈕、Type-C 介面(10Gbps)、2 x USB3.2 Gen1、3.5mm 耳機/麥克風複合插孔、重開機和開機按鈕。
側邊的 LCD 可以顯示 GPU/CPU 溫度,稍後會有展示效果。
側面鋼化玻璃要拆的話,手指要往右扳開,記得手一定要扶著,不然玻璃會掉下來。
打開上蓋的方式也是一樣往上扳開就能把上蓋拿起來,上方的支架為可拆式,記得把左右兩邊螺絲鬆開,往上推就能把支架拿起來裝風扇或一體式水冷裝置啦!機殼最大可以安裝 3 x 12公分 / 3 x 14公分風扇,一體式水冷裝置可安裝 120/240/360/420 mm 尺寸規格。
機殼內部先當寬闊!最大可安裝 E-ATX 規格主機板,內建 3 顆 14公分風扇(前方)、2 顆 12公分反葉風扇(電源倉)、1 顆 14公分風扇(後方),總共有 6 顆,而且還有專利的 F-LUX Platform 結構設計,機殼有卓越的風流量,主機板的裡線孔位置也相當多,不用擔心沒地方可走,電源倉底下那塊也是透孔,散熱基本上不帶需要擔心!
塔型散熱器可支援約 19 公分高度,目前市售的雙塔散熱器幾乎都可以安裝的下。
顯卡最大可安裝 45.5 公分的長度,就以目前市售的顯卡來說都能安裝。
頂部鎖風扇的地方離鎖主機板的銅柱的空間約有 8 公分的空間,安裝厚排開放式水冷也綽綽有餘了!
前方風扇內部還有約 9.6 公分的空間可以應用。
電源倉上方預先安裝好 2 顆 12 公分反向風扇,想要拆掉的話配件裡面也有附上兩個網孔遮罩可以替換。
前方底下的網孔面板也能拆除,蓋子往上提就可以拔掉囉!
背面的空間規劃設計的相當不錯!讓線材統一固定在左上方,順延著旁邊的理線槽,線材看起來不會凌亂。
內建風扇 + ARGB 燈光控制器控制器,因為風扇沒有燈光,所以有 5 個 ARGB燈光插槽可以使用。
右手邊還有三個捆線的魔鬼氈,可以讓你捆電源線或風扇線材等。
硬碟擴充的部分,可安裝 3 個 3.5吋和 3 個 2.5吋硬碟裝置,甚至是你要全部6個 2.5吋也不是問題!
I/O 線材有 USB3.2 Gen1、USB 3.2 Gen2 Type-C、LCD USB 2.0 連接線、HD_AUDIO、F_PANEL;風扇 + ARGB 燈光控制器需要一組 SATA 電源,還有 4Pin 跟 ARGB 母頭可以串接主機板,透過軟體一起控制風扇轉速和燈光效果。
電源倉的空間約有 28 公分的長度,如果你的電源供應器是大瓦數,然後長度又是20公分以上,只能用標準的電源供應器安裝方法,獨特的 iShift 電源 90 度側面安裝就不適合。
電源倉的上方有寫上 iShift 的標誌,安裝的介面左右兩邊都有開孔,讓電源線可以藏,畢竟每顆電源供應器的插槽設計不太一樣,可以針對電源供應器插槽方向來改變線材安裝位置。
小編拿了一顆電源供應器實際安裝的樣子大概就是這樣,背後的線材就可以直上直下,不用再彎曲繞出來了,iShift 設計點子很不錯!
碰到特規較長的電源供應器,只能使用傳統的安裝方法,配件裡面也有給予支架,不需要另外購買。
LCD 螢幕只能顯示 CPU / GPU 溫度,按鈕可以切換要單獨顯示 CPU 或 GPU 都行。
螢幕要顯示必須要安裝 ANTEC iUnity 獨家軟體才會顯示,剛灌好系統進去是不會有螢幕顯示的唷。
裡面的設定有語言、選取 GPU、開機啟動三個選項。
四種不同模式(一定要安裝 ANTEC iUnity 獨家軟體才會顯示),分別為 CPU & GPU 啟用、CPU & GPU 關閉、只啟用 CPU、只啟用 GPU 。
前面板拆下來可以看到預先安裝了三顆 14 公分風扇,要自行換成 12 公分也不是問題,前方也可以安裝 120/240/360/420 mm的一體式水冷系統。
前面板採用磁吸式設計,上方和下方有兩個 PIN 腳來固定面板,立體造型的通風遮罩也看得一清二楚。
前方可拆式的風扇支架,共有五個索點,可以依造安裝水冷或上排水冷厚度來調整位置,減少安裝風扇或冷排卡東卡西的問題,讓玩家安裝上可以更加順手。
樺木邊框搭配全白配色,再加上沒有燈光的汙染,非常適合喜歡簡約風格的玩家們!看完了 FLUX PRO 白色(樺木混搭面板),接下來換 FLUX 黑色(胡桃木混搭面板)機殼啦!
Antek FLUX 黑色(胡桃木框面板) 機殼開箱
Antec FLUX 系列機殼外盒與 FLUX PRO 設計完全不同,尺寸大小也不同非常好辨識!外和周圍一樣有機殼的示意圖,多國語言規格和特色介紹。
黑色系列的木頭採用胡桃木,FLUX 機殼體積為 484 x 239 x 502 mm,重量 9.27 公斤,機殼的散熱架構與 FLUX PRO 相同,少了溫度 LCD 螢幕和 iShift 90 度側面電源供應器設計。
機殼上蓋一樣有散熱通風孔。
I/O 插槽設計在機殼右上方,有 Type-C 介面(10Gbps)、2 x USB3.2 Gen1、3.5mm 耳機/麥克風複合插孔、重開機和開機按鈕。
上蓋拆卸的方式從後方往上扳開就能拿起來了!上方的支架可安裝 3 x 120mm / 2 x 140mm 風扇,或者是 120/240/360mm 一體式水冷系統。
FLUX 的側板玻璃還有多一顆螺絲,開的方式一樣是往外扳開,另外一隻手一定要扶著不然玻璃會倒下來。
內部的空間相較 FLUX PRO 會比較小一點,一樣最大支援 E-ATX 規格主機板,而且還能安裝 ATX 規格的背插式主機板,風扇的部分,前方內附 3 顆 12 公分風扇、電源倉上 1 顆 12 公分風扇、後方 1 顆 14 公分風扇。
塔型散熱器官方最高可安支援 18 公分,實際測量也建議不要超過 18.5公分比較妥當。
顯卡最長可支援 40.8 公分長度,目前市售的高階顯卡幾乎都可以安裝。
頂部鎖風扇到主機板銅柱鎖約有近 7 公分的空間可以使用,不是太特殊的風扇或水冷系統基本上都能夠安裝,不會與主機板 VRM 散熱模組有衝突。
機殼前置空間約近 9 公分的空間,安裝厚排的水冷系統也不是問題。
電源倉上方安裝一顆 12 公分反向風扇,並也還有 12 / 14 公分風扇鎖點。
FLUX 機殼背面體積比較小,所以他的走線方式與 FLUX PRO 不同,理線槽設計在左手邊,而風扇 + ARGB 分接器則是設計在右上方。
右手邊也有提供三個理線的配件,方便你藏電源線和風扇線材。
風扇 + ARGB 分接器風扇插槽都已經接好接滿,剩下 ARGB 插槽可以用。
硬碟擴充的部分只有一個 3.5 和 2.5 吋支架,如果 2.5吋/3.5吋硬碟需求量比較大的話,建議可以挑選 FLUX PRO 系列。
電源供應器插槽空間約有 25 公分左右,不是安裝太特殊的電源供應器,基本上都安裝的了。
I/O 線材有 HD_AUDIO、RESET SW、POWER SW、USB 3.2 Gen2 Type-C、USB3.2 Gen1;風扇 + ARGB 燈光控制器需要一組 SATA 電源,還有 4Pin 跟 ARGB 母頭可以串接主機板,透過軟體監控風扇轉速和燈光效果。
配件有螺絲包和說明書,以及胡桃木板介紹。
FLUX 前面板預設安裝 3 顆 12 公分風扇,風扇固定支架無法拆卸,所以只能手動上下移動風扇位置,想要自行更換 3 顆 14 公分風扇也都OK,另外也支援 120/240/360/420mm 尺寸一體式水冷裝置。
看完 Antec FLUX PRO (白樺木框) / FLUX (黑胡桃木框)機殼開箱介紹,你比較喜歡哪個呢?!兩款皆有專利 F-LUX Platform 散熱結構設計,出廠皆有內附 ARGB & PWM風扇控制板和滿滿的風扇 FLUX PRO 有 6 顆(3前、2反向、1後),FLUX 則是 5 顆(3前、1反、1後),最大支援 E-ATX 規格主機板,需要 CPU/GPU 即時溫度(需安裝 Antec iUnity 軟體)顯示可以選擇 FLUX PRO 系列,還有獨特的 90 度 iShift 側面電源供應器設計,減少電源模組化線材彎曲,擴充會也比較豐富,像是最多可以同時安裝 3 個水冷排,3 顆 3.5吋和 3 顆 2.5吋硬碟裝置;而 FLUX 機殼體積則是縮小一些,唯一能支援 ATX 背插式主機板的型號,前方和上方都可以安裝 360 mm 一體式水冷,如果硬碟擴充需求不大的話,就選 FLUX 系列吧!售價的部分小編列在下方,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利用網路下單,或到現場門市詢問,或利用蝦皮商城下單啦!
Antec FLUX 黑 顯卡長40.8/CPU高18/胡桃木混搭面板/玻璃透側/支援背插/E-ATX, $2890
Antec FLUX 白 顯卡長40.8/CPU高18/樺木混搭面板/玻璃透側/支援背插/E-ATX, $3090
Antec FLUX PRO 黑 顯卡長45.5/CPU高19/溫度顯示/胡桃木混搭面板/玻璃透側/E-ATX, $5490
Antec FLUX PRO 白 顯卡長45.5/CPU高19/溫度顯示/樺木混搭面板/玻璃透側/E-ATX, $5790
>>去原價屋門市購買
>>去原價屋估價系統下單
>>去原價屋蝦皮商城購買 FLUX
>>去原價屋蝦皮商城購買 FLUX PR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