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上市+開箱】把 i9 拉下最強遊戲神壇!AMD Ryzen 7 5800X3D 處理器開賣!

NT$13,470

@2022/04/20 ,21:00

看來蘇媽最愛 i9,狠咬不放!準時開賣啦!你想要的最強 C/P 值遊戲處理器,原價屋都放在這波首購了,板廠瘋到五六仟的東西都在送,現在出發衝門市也許還來的及~吧…AMD 說我就是要在你的榿木湖(Alder Lake-S)上面撒野,激起陣陣漣漪!AMD Ryzen 7 5800X3D 透過 AMD 3D V-Cache 技術升級 96MB L3 Cache,以此來提升遊戲性能,硬是比對手多了三倍 L3 快取!你問說這有效?還真的奏效了

看來蘇媽最愛 i9,狠咬不放!

準時開賣啦!你想要的最強 C/P 值遊戲處理器,原價屋都放在這波首購了(詳情),板廠瘋到五六仟的東西都在送,現在出發衝門市也許還來的及~吧…AMD 說我就是要在你的榿木湖(Alder Lake-S)上面撒野,激起陣陣漣漪!AMD Ryzen 7 5800X3D 透過 AMD 3D V-Cache 技術升級 96MB L3 Cache,以此來提升遊戲性能,硬是比對手多了三倍 L3 快取!你問說這有效?還真的奏效了!

門市現場(圓滿結束,謝謝大家!)

擁戴台積電 7nm 光環的 AMD Ryzen 7 5800X3D 為 8 核 16 緒處理器,也是首款加入 AMD 3D V-Cache 的消費級處理器,基礎時脈 3.4GHz、最大超頻 4.5GHz、支援 PCIe 4.0、TDP 105W、無散熱器,要說遊戲性能是真的大開眼界!雖然 i 皇心有不甘,但溫度、功耗和平台 C/P 值至少在 Intel 7 製程下是無力回天,而 Ryzen 5000 系列也已經推出約一年半了,在作業系統、軟體應用及遊戲最佳化相對成熟不少!

雖不開放手動超頻,但還是可針對記憶體及 Infinity Fabric 進行超頻,這對於一般玩家很夠了,我想有不少玩家回去也是 BIOS 調調 XMP,把記憶體超起來就開心玩了!是沒想到 AMD 開放 300 系列晶片組(A320/B350/X370)透過 BIOS 更新就可支援 Ryzen 5000 處理器,這也許不是多重大的消息,但對 AMD Ryzen 的支持者來說非常暖心!還是那句話,原廠競爭起來,最後受惠的依然是消費者,蘇媽這波讚!

首批活動結束之後,有新貨到港會再開放估價系統及蝦皮商城下單!
AMD R7 5800X3D【8核/16緒】3.4G(↑4.5G)105W/96M/7nm ,$13470
>>去原價屋蝦皮商城下單
>>去原價屋估價系統第 4 項下單
>>去看原價屋門市地圖


從規格表來看,最顯眼的就是 AMD Ryzen 7 5800X3D 超大 96MB L3 Cache,同樣是台積電 7nm、支援 PCIe Gen4 通道,不過與標準版的 Ryzen 7 5800X 時脈降低了 0.4GHz 基礎時脈和 0.2GHz 最大超頻,倒也可以理解,多塞了 L3 Die 在頭上,在溫度控制部分也得顧慮,我想這也是 AMD 針對 5800X3D 不開放手動超頻的原因,但想一想,不用超就可以挑戰 i9 遊戲效能確實有看頭!


AMD 不搞 i 皇那招,開放 X370/B350/A320 舊系列晶片組可透過 BIOS 升級的方式來支援 Ryzen 5000 系列處理器,當然也包含今天上市的 Ryzen 7 5800X3D,那麼對於老玩家來說,僅僅是需要購買處理器就能拿到戰 i9 的入場券,這算是正式踏入 Zen4 之前,給支持 AMD Ryzen 的玩家最後一份大禮吧!



AMD Ryzen 5800X3D 外盒可以看見 AMD 3D V-CACHE 技術字樣,光這個特點就讓包裝有留下來的紀念價值!Zen 3 架構最前衛的技術!





5800X 3D 體型與 Ryzen 5000 系列處理器相同,表面資訊可看出處理器由美國設計、台灣代工,再由馬來西亞組裝。




說是要拿 Ryzen 7 打 i9,到底是不是作夢,這回就準備兩大平台來比較一下吧!

AMD 測試平台:BIOS 僅開啟 XMP、CPU 風扇轉速最高
CPU:AMD Ryzen 5800X3D
Cooler:Apexgaming Titan ARGB 360mm
MB:MSI MPG X570 GAMING PLUS
RAM:ADATA SPECTRIX D50 DDR4-3600MHz 8GBx2(CL18)
SSD:PLEXTOR PX-256M5Pro(System)、EZLINK CV-6 512GB(DATA)
VGA:ZOTAC RTX3090Ti AMP Extreme Holo(NVIDIA driver ver:512.16)
PSU:Super Flower LEADEX 1000W GOLD
OS:Windows 10 Pro 64bit
Monitor:LG 27UK850-W

Intel 測試平台:BIOS 僅開啟 XMP、CPU 風扇轉速最高
CPU:Intel Core i9-12900K
Cooler:Apexgaming Titan ARGB 360mm
MB:MSI MEG Z690 UNIFY
RAM:ADATA XPG LANCER DDR5-6000MHz 16GBx2 (CL40)
SSD:PLEXTOR PX-256M5Pro(System)、EZLINK CV-6 512GB(DATA)
VGA:ZOTAC RTX3090Ti AMP Extreme Holo(NVIDIA driver ver:512.16)
PSU:Super Flower LEADEX 1000W GOLD
OS:Windows 11 Pro 64bit
Monitor:LG 27UK850-W


(點圖放大)CPU-Z 資訊及 CPU-Z、AIDA64 Cache & Memory Benchmark 測試結果。


PCMARK 10 及 3DMark CPU Profile 測試結果,PC MARK 10 主要測量 PC 日常運作性能,包含 Essentials、Productivity、Digital Content Creation 三部分。


就先來看遊戲測試的部分吧!這邊先說一下,若要測試 CPU 對遊戲表現的差異,通常是著重 720p 和 1080p 解析度下,2K 含以上解析度多半會遇到顯示卡運算的瓶頸,好!那就來執行《虹彩六號:圍攻行動》,分別測試 720p、1080p、1440p(2K)、特效等級-超高,從圖表可以發現在《虹彩六號:圍攻行動》這款遊戲還是有一點差距,R7 5800X3D 平均差了 i9-12900K 約 40~60 FPS,但也不影響,因為都已經是超過 400 FPS 的高段位了,除非你開寫輪眼,要不然應該是看不出差異…。


測試《刺客教條:奧德賽》,同樣針對 720p、1080p、1440p(2K)、特效等級-極高測試,這個結果就比較有趣了,R7 5800X3D 與 i9-12900K 平均差距不到 10FPS,雖然沒有完全超越,但已經是非常貼近 i9-12900K 的遊戲表現了。


測試《絕對武力:全球攻勢》,720p、1080p、1440p(2K)、2160p(4K)、特效等級-高,《絕對武力:全球攻勢》這款遊戲就明顯是 i9-12900K 佔優勢,差距最大有差到 139 FPS,就還是那句話,兩款處理器在 720p、1080p 解析度下都是 600 FPS 的高段位,這次可能要加開白眼才能看出差異了!


測試《古墓奇兵:暗影》,720p、1080p、1440p(2K)、2160p(4K)、特效等級-最高、DX12+DLSS,這個測試結果就挺嚇人了,R7 5800X3D 幾乎要全面領先 i9-12900K,720p 測試多出 15% 的效能,1080p 則多出 12% 效能,這也驗證先前說的,與 i9 平起平坐,甚至超越…真的不唬爛!


遊戲最後測試《文明帝國VI》,720p、1080p、1440p(2K)、2160p(4K)、特效等級-極高,這款就是 i9-12900K 比較在行了,雖說是全面壓制 5800X3D,但最多也只差了 20 FPS,也算是貼近 i9 了!





CINEBENCH R20/R23 主要測試 CPU 渲染性能,測試效能數字越高越好。


Super PI 用於測試 CPU 運算能力,數字越低越快!


HWBOT x265 主要測試影像編碼部分,數字越高越好。


Corona 1.3 軟體主要針對 CPU 渲染性能做測試,數字越低表示速度越快。


7-Zip 解壓縮及壓縮基準測試,分數越高越好。


(點圖看詳情)透過 AIDA64 進行 CPU 100% 負載,時間大約 8 分鐘,全核燒機維持在約 4.4GHz,CPU 當前核心溫度落在 72 度左右,CPU 當前功耗為 92W。


(點圖看詳情)實測在 CINEBENCH R23 多核測試期間,CPU 溫度落在 82 度,功耗為 119W,要說溫度及功耗表現,那果然還是台積電 7nm 加持的 Ryzen 7 5800X3D 最為優秀!


有一說一!遊戲表現是正面成長,但核心時脈相較 5800X 降低了 0.4GHz,最大超頻也降低 0.2GHz,也就意味著多工處理效能會下降,在專業軟體應用上較不吃香,說白了就是會比 5800X 略遜一些也沒辦法和 i9 硬碰硬,好在本體是 8 核 16 緒的中高階規格的硬實力,工作性能還是直接打趴不少 PC,且又有 i9 實力的遊戲性能,再打趴一堆電競主機,遊戲這一塊是有口皆碑了!再考量佛心程度、溫度、功耗及平台成本因素,AMD Ryzen 7 5800X3D 必然是目前遊戲玩家組新機或升級的不二之選!

(Visited 45,483 times)
關於原價屋開箱測試與介紹︰
(1) 數據測試:數據測試所取得之樣品為廠商送測、工程師ES版本、海外同好提供,因此會因首發的韌體調校與正式上市的版本不同而導致差異,是故數據資料僅提供參考,且每個人所處的空調環境、地區氣候、溫度濕度、室內電壓、網路寬頻、搭配零件的參數設定不同而致使差異更大,若與玩家測試有出入時歡迎提供訊息彼此良性探討。
(2) 開箱介紹:由於透過網路傳遞,因此開箱品會因拍攝者使用的相機、燈光、以及用戶端的螢幕顯色能力而出現差異,若想明確演示歡迎至各地分店參考實機,所有技術規格最終以原廠為準,每個人在意的點不盡相同,文章無法太過冗長,若有疏漏之處歡迎告知,我們得以隨時補充。
原價屋電腦股份有限公司盡力維護本網站資料的正確與時效性,但仍難免有文字錯誤或甚至價格一日三變的情況發生,使用者應自行評估網站所提供之資料和內容是否正確,我們並不保證本網站所提供之服務完全無誤或不會間斷,因此…本網站保留隨時變更、修改、增加或刪除內容權利,若您持續使用或閱讀本網站,將視同您已瞭解並同意此項聲明。
 
Go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