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開箱】內建13吋螢幕的機殼看過沒?真會玩的首席玩家1st Player SP7 Screen 變臉機殼!

NT$4,590NT$4,790

@2023/02/01 ,12:09

前一秒還是冷冰冰的主機,下一秒直接變香香的老婆,有了1st Player首席玩家SP7 Screen機殼,你也可以任意裝扮你的主機,放上天馬行空的幻想都由你決定,透過前面板上的13.3吋螢幕連接顯示卡,不需另外下載驅動就能使用,操作方式都比別人還簡單呀~老實說過去就有過內建螢幕的機殼,但畫面這麼大的還真少見…

分類: ,

前一秒還是冷冰冰的主機,下一秒直接變香香的老婆,有了1st Player首席玩家SP7 Screen機殼,你也可以任意裝扮你的主機,其實把螢幕做進前面板想想用處還蠻多的,除了照片影片動畫那些個性個人化設計之外,或許直接化身為POS系統;也許需要電腦的店面或展場做DM、標語和公告;也許可以直接做為監視系統的螢幕…而它本身內建了HDMI和VGA接頭,所以做雙螢幕也沒問題。可能以前就曾有過內建螢幕的機殼,但畫面這麼大的還真少見,而且1st Player SP7 Screen也不單單只是靠螢幕出來混,整體性能也完全不輸人,採用左右雙艙體及加寬設計加大整體對流空間,具備上下雙360mm冷排擴充空間,就連側邊也能安裝240mm冷排,最多能裝9顆12cm風扇,散熱這塊輕輕鬆鬆就搞定。再來零件相容性也棒,內部支援ATX規格主機板、長度40cm顯示卡、長度20cm電源供應器,風冷散熱器高度也有18.5cm,幾乎是可以容納市面上絕大多數的零件了。既然很能裝又有大多數人都沒有的螢幕,那當然要弄一咖來玩玩看,那麼今天就由小編我來帶大家瞧瞧,可能還有很多細節等著被發掘呢!話不多說,我們趕緊開始吧。


全球第一張GeForce RTX 5090…,再一次一天又平安的過去了,感謝1st Player SP7 Screen機殼的努力XD,如果你也有一咖內建13.3吋螢幕的機殼,你會想要放什麼呢?  可以到粉專開箱文下面留言分享唷!



(๑ơ ₃ ơ)♥ 彌豆子!還有約兒小姐!哇酷哇酷~小編我當然先放上自己的愛,想知道更多SP7 Screen機殼的能耐嗎? 趕緊動動手指往下滑吧。




1st Player首席玩家目前有普通版本的SP7和螢幕版本的SP7 Screen,最大差別就在前面板是玻璃還是螢幕,然後普通版會有RGB聲波律動燈條,而這次我們拿到的是SP7 Screen有螢幕的版本喔。機殼尺寸42.5*30.8*37.7cm,寬邊看得出來特別加大過,左側有整面強化玻璃,前方黑色則是13.3吋螢幕,整體結構由SPCC鋼材製成,不過這外型總感覺有幾分熟悉XD。SP7 Screen也有黑白兩種版本,黑色機殼在螢幕沒有開的時候更有融入感,而白色機殼則是對比強烈,在不開機螢幕不顯示時有強迫症的人可能會有點忐忑糾結,一定會有人想要在電腦沒開機時依然可以顯示畫面?我想可能就是要再借助類似樹莓派或媒體播放器等,需要注意的是因為螢幕是由SATA轉12V供電,這部份也要找到能相對應的獨立電源供應才行。不過這樣改了之後就沒辦法由電腦控制了…


右側邊有開孔透氣,採用0.1cm精細開孔防塵,主要是讓風扇與電源供應器都有獨立的進氣空間。


從後方看機殼的加寬設計就很明顯,普通機殼只有主板I/O開孔往右的大小,而SP7 Screen將電源艙移動到後側,寬邊也就跟著變大了,這也是現在機殼越來越常見的左右分艙設計喔。


機殼提供10組PCIe擴充槽,其中3組是直立式設計,玩家們只要另外準備PCIe延長線就能玩顯卡直立囉!


底部也有透氣孔設計,廠商也很貼心附上磁吸濾網防塵。


想強化散熱可以在底部加裝最多3顆12cm風扇,也能支援360mm水冷排。


I/O設計在機殼頂部,提供POWER鍵、RESET鍵、USB3.2 Gen2 Type-C、USB3.2 Gen1 Type-A*2、耳機3.5mm插孔、麥克風3.5mm插孔、硬碟指示燈等。


網孔上蓋可以轉開後方螺絲拆卸。


頂部的擴充性也很出色,最多3顆12cm風扇與360mm水冷排安裝空間,大致上和底部相同。


上蓋卸下後玻璃就能向上抽出,機殼玻璃側板厚度大約是4.71mm(包含防爆設計)。


右側板因為使用0.1cm高密度開孔設計,內部就沒有特別加上濾網了。不過這塊側板用料真的夠扎實,拿在手上都能感覺到它的硬度,不像有些機殼側板抖個幾下就好像要變形。


內部支援ATX規格主機板,雙艙設計讓空間看起來更寬敞,這種格局的機殼通常整線也會比較容易,輕輕鬆鬆就能弄得美美的。


中央這塊支架第一眼看就有點突兀,剛好在機殼向後凹的地方,後面就是主要的走線孔,如果是裝M-ATX主機板的玩家可以考慮拆掉,這樣不會有太多線材暴露在外。裝ATX主板的玩家可以直接把它當成理線板,總之針對不同的安裝情況都有妙用。



側邊內建兩顆12cm A.RGB風扇,採用小3pin供電,燈光則是常見的3pin 5V RGB。這裡也可以改裝水冷散熱器,最大支援240mm冷排。


頂部有做挑高設計,加上風扇位置有向前移動避免與主機板衝突,可以安裝360mm水冷散熱器。


後方內建一顆12cm A.RGB風扇,規格和側邊的風扇相同,下方則是顯卡PCIe擴充槽。


底部也有三顆風扇空間,且和主機板保持一定距離,原則上都不會互相衝突,另外也有安排走線開孔可以使用喔。全部算一算SP7 Screen最多可以裝到9顆風扇,已經非常出色了。


接著看看其他主要零件相容性,像顯卡長度就有40cm,目前市面上的顯卡應該都能裝了,而且透過直立式的PCIe擴充槽讓顯卡站起來,完美展示你的酷東西啊~


風冷散熱器高度限制18.5cm,也是絕大多數塔扇都放得進去,看來左右分艙還有機殼加寬設計都讓相容性獲得很大的提升。


後側則是用來安裝電源供應器、硬碟,還有收納大量線材,中央矗立一根硬碟支架,先來看看它能玩出什麼花樣吧。


首先支架可以左右移動位置,配合電源供應器大小來調整。上面則是可以加掛兩顆3.5″ HDD及一顆2.5″ SSD。


後方可以加掛一顆2.5吋SSD。


電源供應器長度可以到20cm,前方與上方都有空間可以收納線材,如果搭配全模組化電源又會更簡潔,實際安裝要把電源風扇開孔面向機殼側板喔。


機殼的線材則有常見的H.D.D LED±、POWER LED±、POWER SW、RESET SW。


HD AUDIO對應到I/O上的3.5mm耳機、麥克風插孔。


USB連接埠則有USB19pin、20pin兩種線。


線材整理好可以拿出配件包內的魔鬼氈束帶固定,廠商附了一把讓我們自由運用,另外會有一個1st Player的銘牌可以黏在機殼上喔。




接著實際裝上零件囉!SP7 Screen機殼上下都能裝360mm水冷,以一體式水冷散熱器來說上方會是首選,空間算是抓得滿剛好,所以冷排進去時要左右喬一下位子,主機板支援ATX、M-ATX、ITX等主流尺寸,顯卡長度限制有40cm,放上目前最大的NVIDIA GeForece RTX4090等級款式也還有不少空間。零件我故意挑白色的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呢? 整套白色的乾乾淨淨看起來美呆了,如果想認識主機內其他白色零件,開箱傳送門提供給各位,有興趣自己去逛逛囉!

【開箱】你的雪白信仰機,就差ZOTAC RTX 4090 AMP EXTREME AIRO White顯卡!
【開箱】i 皇一代一代全覆蓋!酷碼 PL360/240 Flux 白色水冷散熱器。


最後是重頭戲螢幕啦!配件包內還有一塊驅動板、SATA轉12V DC供電線、雙面膠軟墊,要讓前面板上的螢幕亮起來就得靠他們了。


螢幕有HDMI、D-Sub(VGA)兩種輸入源,等於數位、類比兩種訊號都可以,最右邊則是電源插孔。



螢幕反面會有一條線拉進來,最後分成排線A、B,都要接上驅動面板喔。


驅動面板廠商沒有特別指定擺放位置,換句話說玩家們可以自由發揮,小編我經過一段時間打量後,決定放在電源供應器下方的空間,然後接上螢幕排線A、B,HDMI線還有SATA電源,HDMI線機殼並無內附,玩家們要自行準備唷!另外比較可惜的是機殼沒有針對驅動面板的HDMI或VGA線特別開孔,可能要透過PCIe擴充槽的位置將線穿出再連接顯卡,這是目前小編找到比較不影響使用及美觀的方式。


這時候螢幕就會亮起,只是還沒接上顯卡或者其他輸出源,就會呈現無訊號的畫面,這讓人想到以前電視沒訊號的彩色畫面,好像有點暴露年齡了(X。


前方螢幕大小是13.3吋,從系統內顯示設定可以看出畫面解析度是1366 x 768。


機殼我用1st Player SP7 Screen,組電腦我只到原價屋。


晚上有沒有人要上線,求對手!


放包乖乖電腦乖乖!而且還不怕老鼠咬~


Gotcha!在我的寶貝球電腦裡滿是神奇寶貝!


對於有在打遊戲的玩家來說,放個主機監控儀表板我覺得也挺適合,讓你隨時掌握硬體狀況,我是覺得還挺方便的。


常看到有些店家POST機旁邊會擺一個小螢幕看監視器,這個用在SP7 Screen的螢幕上也很剛好欸。




「請勿拍打餵食…」,讓身別的人一眼就知道目前心情狀況,省得打電動還要被打擾~拿來張貼告示似乎也是不錯的選擇,順便提醒一下春節抽獎名單都已經公布點我看,除夕~初四這段時間有消費的朋友記得回來看看是不是你中獎囉。


最近有台華碩GamForce冠軍主機好划算,有興趣就點我看詳細…,廣告DM文宣當然也能放,效果就像桌上型立牌一樣。


有螢幕的機殼本身就很特別,而且螢幕有13.3″,畫面這麼大也算少見了。不管你是要拿來做主副螢幕搭配使用,或者撥放影片展現自我風格,1st Player SP7 Screen都能滿足你,再說機殼本身性能也非常出色,左右分艙設計帶來極佳相容性,支援ATX規格主機板,可以放入高度18.5cm 風冷散熱器,長度40cm顯示卡(可直立安裝),長度20cm電源供應器,最多可以裝入9顆12cm風扇(內建側2後1),360/240mm水冷散熱器;儲存裝置也有2.5″ SSD&3.5″ HDD各兩顆的擴充空間,I/O提供USB3.2 Gen2 Type-C、USB3.2 Gen1 Type-A等等。外觀全景玻璃透側,內部主要零件一覽無遺,如果搭配帶有ARGB特效的零件更是隨時都能展示出來,更別提開頭說到的螢幕了,由內而外來看都是一款不錯的機殼呢!現在1st Player SP7 Screen已經可以在原價屋買到了,黑色版本售價$4590元含稅,白色版本則是$元含稅,但是想要白色的玩家們得再等等了,因為白色款實在太受歡迎,目前已經被大家搶購一空,預計要三月底才有機會到貨,大家有興趣可以再抽空關注原價屋線上估價系統資訊囉。

>>去原價屋蝦皮商城購買(點我前往)
>>去原價屋估價系統第14項下單(SP7 Screen 黑
>>去原價屋門市購買(點我前往

(Visited 34,601 times)
 
Go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