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到迷你機殼,迎廣絕對是許多玩家們耳熟能詳的廠牌,特別是迎廣在近幾年陸續推出各式小機殼,像是知名的蕭邦或是A1 plus,今天要介紹的B1也是迎廣旗下的迷你機殼之一,機殼有平躺及直立兩種擺放方式,內部支援ITX規格主機板,CPU高6cm,不支援獨立顯卡安裝,內附迎廣200W金牌電源供應器並提供3年保固。散熱部分,內附8cm靜音風扇*1,無額外風扇、水冷擴充空間。硬碟可安裝2.5吋兩顆(無論HDD、SSD),並且自備SATA排線…
【開箱】小個子大眾臉,迎廣B1 mini-ITX Chassis迷你機殼。
NT$2,790
@2020/05/10 ,11:17說到迷你機殼,迎廣絕對是許多玩家們耳熟能詳的廠牌,特別是迎廣在近幾年陸續推出各式小機殼,像是知名的蕭邦或是A1 plus,今天要介紹的B1也是迎廣旗下的迷你機殼之一,機殼有平躺及直立兩種擺放方式,內部支援ITX規格主機板,CPU高6cm,不支援獨立顯卡安裝,內附迎廣200W金牌電源供應器並提供3年保固。散熱部分,內附8cm靜音風扇*1,無額外風扇、水冷擴充空間。硬碟可安裝2.5吋兩顆(無論HDD、SSD),並且自備SATA排線。單就規格來看安裝應該不會太複雜,況且小機殼的特性就是充分利用每一分空間,只要往這個方向思考,安裝就會簡單許多,話不多說趕緊來開箱吧。
果然是小型主機,從外盒的體積就可以直接看出來,正面印了型號以及機殼的簡圖,話說這簡圖還真像一台PSP,還以為是拿到掌機呢~
側面則印有產品特色,雖然全都是英文,不過簡單來說就是體積小、機殼可直立或倒放,鋼化玻璃上蓋,內附迎廣風扇及電源,最後是符合危害物質限制指令,圖片搭配文字算是淺顯易懂。
後方印有產品的一些規格及細節,從外殼用料到機體功能配置都有列舉出來,玩家們可以當作預習先快速看過。
打開會先看到部分配件及螺絲包,這邊就符合小機殼的精神了,利用每一分空間,剛好有個洞在這,就把螺絲包放這吧(X
內容物包含各式螺絲、束帶、貼紙及操作手冊。手冊部分採用QRcode的方式,所以包裝內只會有一張小卡片,具體內容就讓玩家們自行掃描閱覽。
拿出來啦!廠商絕對不會因為它小就少了保護,防震的保麗龍加上黑色織布袋,有效防止運送中發生碰撞或摩擦。不過這小一號的外型還真可愛,快來看看裡面的樣子吧~
Open~不得不說長得比較像藍芽音響,也有許多人說很像早期的PS2,但它確實是機殼唷!B1的實際尺寸只有10.8*30.2*23.8,大概就是一台walkman的大小,淨重1.9公斤,就算要帶出門也不會是太大的負擔。
來張正面照,全機殼除了玻璃面以及底部外,都是這樣黑色條紋狀的設計,相較於其他種類機殼,B1的外型設計真是相當前衛,不過這樣反倒是容易融入居家環境中,看上去挺自然的。
正面配有USB 3.0 以及HD AUDIO各一,規格簡化得相當徹底。
這邊藏了一個很重要的按鈕,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發現其中一塊長得不太一樣呢?沒錯!這就是我們的開機鍵,它完美的和外殼融為一體,不仔細看還真的沒發覺呢~
另外兩側基本上長得一模一樣,並沒有按鈕或是插孔類的設計。
拉近一點看,兩邊都有做通風開孔設計,幫助解決小機殼散熱不易的問題。
來看看後側,I/O面板的位置就佔了大部分的版面,可以更具體的想像B1的大小了。裡面還有一些尚未拿出的配件,而面板旁則是Power的位子,稍後進到內部再來詳細講解。
接著來做打開機殼的前置作業,首先必須將下方的兩顆螺絲鬆開。
接著看看旁邊,凸起這塊有個往上的箭頭,只要稍微用力往上扳,機殼玻璃面的上蓋就會鬆開。(這邊角度必須正確才會省力)
前置作業都完成就來看看玻璃這面吧! B1配置鋼化玻璃,和部分機殼做成一體式,所以玩家們不用擔心它會掉下來,說得差不多該把上蓋打開來給大家看了。
附上開殼影片給各位參考參考,向上扳的角度各位要再抓一下。
打開後順便把配件也都拿出來,會有一條電源線以及機殼直立用的底座,把前面看過的小配件螺絲包也拿出來擺著,這畫面真是一家團聚了。
再做進一步拆解,如各位客官所見,機殼內大部分零件都可以拆卸,如此在清潔上會方便很多。
來看看Power,B1內建一顆自家的200W電供,符合80+金牌認證,並且提供3年保固。這種特規的電供通常很難找,原廠直接附一顆相當有誠意。
Power側邊有散熱用的小風扇,而且配有濾網可將惱人的灰塵擋在門外。
電源線的部分就比較偏向最低基本需求,有8pin CPU、24pin 主板電源以及一條SATA電源,由於B1內部不支援獨立顯卡安裝,所以就沒有PCIE電源線的配置。
電源供應器使用的插頭為這種梅花形的,先透漏一下,待會我們還會再看到它。另外,旁邊有個寫有K字的鎖頭圖樣,應該是上防盜鎖的孔,玩家們可以多加利用,畢竟B1又小又輕,可能隨隨便便就被人抱走了。
拿出剛剛配件堆內的電源線,這邊的規格比起主流電供是比較特別,就請大家盡量不要把線給搞丟了。
另一側內附8cm靜音風扇一顆,可以幫助熱氣排出又不怕聲音太大。順帶一提,B1全機就只有這一個機殼風扇,而它也只能裝一顆風扇,所以散熱方面的問題玩家們可以不用多想了,原廠已經幫您處理好。
風扇接頭是4pin,相信它是有智慧停轉的功能,這點相當加分。
接著是機殼線材,HD AUDIO、USB、19pin,通常小機殼的線材長度都會設計得剛剛好,所以整線方面難度不會太高,就好好發揮想像力吧各位!
機殼線材第二彈,SATA排線*2,SATA電源*1,原廠直接幫各位把SATA排線和SATA電源固定好,玩家們不用再另外拉線,而SATA電源一開始就會和POWER那端連接在一起。至於SATA線的另一頭會到哪呢? 秘密就在機殼底部。
底部有四個金屬噴漆小腳,讓我們的小B1可以順利站著。
這邊的腳都可以拆除,目的應該是讓機殼直立擺放的時候可以比較好看。
拆掉腳之後的洞洞可以用小配件包內的黑色貼紙蓋住,不過這個貼紙又硬又黏,要拔下來會相當的費力,建議貼上後就不要在移動它了。
底蓋打開後是B1擴充硬碟的地方,這邊可以裝2.5吋兩顆,雖然官網是給2.5吋HDD*2,但是裝2.5吋SSD也沒有問題。另外,這邊特別為ITX機殼做了背後M.2開孔設計,如果日後想要剛換主板背面的M.2硬碟就不需要卸下主機板,非常實用的一項設計。
這裡也印有簡易的安裝方式,可以依照指示先將螺絲鎖好以便安裝。
有別於一般鎖2.5吋的細牙,安裝B1的硬碟要使用這種細牙螺絲,可以在配件螺絲包內找到。
由於插槽位子是固定的,安裝時要特別注意自己硬碟的插入角度有沒有歪斜,因為插槽斷掉基本上就很難修好了,玩家們可要當心阿!!
在將硬碟推進去以前,要先把這邊的一片小板子壓下去,這樣會裝得比較順利喔!
安裝方式給各位參考
接著來看看內部安裝的情形,B1僅支援ITX規格主機板,由於體積小的關係,CPU高度只有6cm,所以散熱器就被限制在部分原廠扇以及下吹式塔散,當然即使選了下吹式塔散還是要注意高度,畢竟有些會剛好差一點而裝不進去。不過B1在CPU散熱的空間調整上已經算是加大不少了,玩家們也因此有了更多的選擇。
這邊順便討論CPU的選擇,由於B1並沒有支援獨立顯卡的設計,所以在挑選CPU時盡量選有內顯的,當然想要使用顯卡外接盒也是沒有問題,不過就是多個盒子在旁邊,這就看玩家們怎麼樣選擇囉!
最後,讓我們把機殼直立起來看看,這時需要用到那塊有腳的小配件,立起來後就會是這樣,它本身並沒有使用螺絲或是卡準之類的東西固定機殼,所以應該要盡量避免推擠或碰撞,以免造成機殼玻璃破裂。
綜觀B1的所有特性,比較吸引我的還是他的外觀,躺著像音響,站著又像蝸牛,就外觀來看印象深刻,就算只是擺著看也很好。體積方面,總覺得它不大不小,放腿上剛好(X。機體性能來說,畢竟能擴充的程度相當有限,所以個人認為它比較適合往辦公文書機,或是居家休閒影音的方向發展,配條M.2再加個2.5吋傳統碟就很剛好了。而且以它小巧的身形,很適合藏身在辦公桌或是家中電視旁的小角落,路過的人說不定還不會發現呢~ 至於散熱方面就一直是小機殼的罩門,雖然說B1已經安排了8cm靜音風扇來改善這個問題,但整個機殼看來只有排風,這樣的配置雖然散熱效果較好,但灰塵也會相對地快速堆積,可能會需要經常打開來清潔,不過整台機殼幾乎所有部件都能拆卸,所以清潔方面我想不會是問題。
個人覺得前面板可以再增加一個USB3.0 的插槽,雖然這可能是機殼簡化後的結果,但還是習慣前方有兩個USB插孔。還有就是機殼直立的底座可以加個卡準或螺絲,哪怕它實際上很穩還是會小小擔心一下,畢竟防得了自己防不了他人。至於其它還能夠更好的地方就期待玩家們一同發掘囉!
迎廣B1現在已經在原價屋上市,售價$2790含稅,想要體驗不同風格機殼,或者本身就愛好小主機的玩家們,歡迎來全台原價屋門市詢問,或是在線上估價系統第14大項直接下單唷!